#
因为自己感受到的世界因日增的思考体悟而不断移步易景,所以表达欲渐渐丧失,总觉得自己能讲述的太浅薄,有些结论太武断。
此外,如果写博客,就难免会有想象中的读者。如同日常在家中横躺竖卧,偶尔也可能邋里邋遢,但客人到访难免收拾一番,展示美好景象。一旦开始公开表达,就难免会矫饰,我喜欢歇斯底里,但是不喜欢自己可能会透露出的虚荣或自负。(就在此刻,我的自负在于标榜自己是个不爱标榜自己和不自负的人。)(就在上一刻,我的自负在于自己虽然自负,但标榜自己并不以自负为荣。)
#
为什么要写周报?让时间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有一天心血来潮,为了了解我们的心理状态,强制全班同学写日记。我还记着所有人都拿着浅红色的胶印大本子按时写按时上交,老师要看的。大约写了没多久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从结果来看,比起班主任常看的当代情感散文杂志,看我们写的虚伪日记,她要变成伪人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摧残。
长大之后越发觉着用文字记录自己平凡的生活点滴是一件羞耻的事,「write in public」对于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想都不敢想,怀着“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的想法,我决定宁愿痛苦,也要出发。
写博客这个行为本身的 ROI 在短期是极低的,或许每个人都要经历持续多年的无人问津。与其羡慕 Substack 这样的内容订阅制付费平台,我还没有能力或者应当安慰自己说那不是我想做的事。
时间不会随自我意志而改变流逝的速度,而当无数个日与夜的记忆被记录,下次再翻手机相册清理照片时,就不要再对着曾经的三月叹息为什么每一次遇见与离别都是眨眼间了。